We have noticed that your browser language is set to English.

富強鑫(FCS)與世林(POLYSTAR)聯手推廣循環經濟

2021-01-25

早在工業革命以來,人們一直採用線性式生產消費模式:從自然環境開採原物料後,加工製造成產品,而產品被購買使用後就直接丟棄。工業製程和人們生活方式不斷地消耗地球有限資源來創造產品,最後卻以直接掩埋或焚燒等不可逆方式造成環境的髒亂。


隨著原物料需求持續增加、開採成本持續成長,商品的價格也愈來愈高,這些現象促使封閉式循環經濟的發展成為燃眉之急。因此,從產品設計端源頭出發,藉由模塊化與多元化的生產回收技術,提升產品拆卸、重組、分解、回收的便利性,使資源易於再生與再利用,並且提升其經濟效益與價值,已成為現今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與時代使命。


鑑於此,富強鑫(FCS)與世林(POLYSTAR)機械建立了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推廣合作計劃,期許透過產業策略聯盟的合作方式,為塑廢料回收資源的再生與再利用貢獻一份心力。



以現今的射出成型產業為例,但凡食品包裝瓶蓋、模內貼標、精密光學、家庭五金日用品、建築管材、交通器材、醫療用品等產品,都會在射出成型生產製程中產生一定比例的塑廢料。然而,基於回收成本的考慮與對於回收技術的陌生,目前大多數的生產廠商直接將塑廢料下腳料轉賣、焚化、掩埋及直接丟棄,這些處理方式除了讓廢棄物無法轉化成有利的再生價值之外,更造成了地球環境的嚴重污染與危害。也有一部分生產廠商將塑廢料粉碎後直接回摻入生產製程中,然而粉碎後的塑廢料大小形狀不夠均一,形狀尖銳而粗糙,加上與新料無法產生均質化效應,容易造成生產設備中螺桿與料管的內壁刮傷,並大幅降低塑廢料回用的比率與最終產品的質量穩定性。


世林(POLYSTAR)優質耐用的回收機械設備在循環經濟的最後一里路扮演著極具關鍵的角色。生產廠商可將生產製程中所產生的塑廢料破碎後直接投入回收造粒設備,透過世林機械簡約而精實的機台設計,可輕鬆高效地將塑廢料轉換成質量穩定的再生顆粒,其再生顆粒的尺寸質量均一性與新料幾乎相同,也可大幅提高再生顆粒的回用率,減少新料的採購成本,為產業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在食品包裝領域,複合印刷膜的有效回收則是另一項對於射出成型產業具體的貢獻。以往由於復合印刷薄膜較為複雜的組成結構,因此其塑廢料的回收與再利用也相對困難。世林機械針對此種複合印刷薄膜的回收需求,進化機台押出系統的排氣與過濾單元結構設計,使其高度的印刷油墨壓力與水氣得以適當的排放,讓進料、押出、排氣、過濾與切粒製程達到最適化平衡狀態,也促成最終再生顆粒具備紮實而穩定的形狀與物性。而這類的回收再生顆粒可回用至射出成型製程中,產出質量穩定的注塑成型再製品,例如PP桌椅、化工容器桶罐、垃圾桶等廣泛應用於民生用品產業的產品。



在全球環保議題逐漸得到重視的背景下,“循環經濟”的體現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當今歐洲對於環保議題高度重視,已率先拋出具體行動,在塑料袋的生產製造上,已明訂法規要求生產廠商必須添加一定比例的回收再生顆粒與新料混合進行生產,以落實“循環經濟”價值供應鏈。基於產業永續發展與生態的永續平衡,富強鑫(FCS)與世林(POLYSTAR)也將朝向具備高度價值的 “循環經濟”體係來共同努力。除了持續向生產廠商宣揚循環經濟的實質效益與利好之外,兩家廠商計劃於2021年9月的台北國際橡塑料工業展(Taipeiplas)進行聯合實體展出,藉由射出成型機與回收造粒機的串聯與動態展示,實際說明如何將生產中的塑廢料,透過系統的整合與控制,立即轉換成具備高度經濟價值的再生顆粒與最終成品,不僅讓回收變得更加簡單而有效益,同時也為驅動整體塑料工業朝向更高度自動化、智能化、效益化而努力。


資料來源 : 榮格工業資源網